第七十章 外公的故事—挂了20年的蚊帐

1961年是不平常的一年,国家经济困难,大力精简机构。

1961年8月,外公中止了在柳州钢铁厂的科学实验,进入了一个物理研究所,负责放射性同住素的应用。

当时我国既没有能力生产机械手,也没有能力生产静电加速器。

于是国家科学委员会在上海安排制造,需要各省各市的相关人才前往,于是1961年10月,外公去到了上海。

与外公一同前往的还有另外两名同事,他们一人分在设计组,一人分在调试组,而外公则被分在电子枪组。

外公说,电子枪不是普通的枪,它发出的是电子或带电粒子,眼睛看不见,只能从真空管道的一端发射到另一端。

外公的任务,就是通过无数次的试验找出最佳参数。

那段时日外公还有印象的有两人。

一人是一位领导,大约五十岁,穿一套唐装、一双布鞋,一身打扮比小镇上普通市民还土。

领导的工作岗位本来应该在办公室,但他却和外公一样在一米厚的水泥墙旁的调试车间工作,一样爬高去观察故障现象,一样没有特殊营养品供应和夜餐费,一样和所有人一起加班到深夜。

另一个人是一位普通工人,三十来岁,上班在路上要花要两个多钟头,天天这样跑,没有节假日,没有加班费和补休,但是人家没有怨言,高高兴兴地干。

外公说:“六十年代的人,从领导到群众全都这个样,大家都在一个染缸里,全都染成了一个颜色。”

有一天,正当外公专心工作时,传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。

家乡的物理研究所、煤炭研究所、以及化学所全都解散了!

高学历的同事大都分配到各个学校,外公心想完了,难道自己也要失去研究工作,回到学校当老师么?

兜兜转转一圈,好似又回到了原点。

虽然解散研究所时全国的大势所趋,但是家乡的科学委员会还抱着希望,期盼着当国家形式好转,研究所能够重新办起来,于是选择了30多个优秀人员做“种子”。

幸运女神再次出现了,她让这位她一直爱着的男孩成为了“种子”之一,而当年的那个男孩,现在已经是一名风华正茂的青年了。

1962年6月,科学委员会收集的“种子”成立了科委中心实验室,是中国科学院的一个分支机构。

那是一栋两层楼的房子,约1000平方米宽,外公说那个地方足够他们这些种子生根发芽了。

外公被分到了分析组,这个组有一个分析仪器测量室,有酸度计、滴定仪、色谱仪等各种仪器。

不仅有有国产的,还有进口的。

外公一看这些仪器的说明书,惊呆了,因为这涉及的知识面太宽了。

外公素来爱好学习,业余时间也书不离手。

于是外公迅速借来了很多书,有半导体晶体管原理等书籍。

他就这么看呀看,但还看不到半个小时就迷迷糊糊,理解不了书中的远离,甚至好几次都低下头来打瞌睡。

外公发现自己一个晚上也看不懂两页书,只好翻过去又翻过来,反反复复看,最后好不容易看懂了的内容,过不了一个星期就忘记了,学习效果远远不如当年在学校的时候。

怎么办呢?

外公想着古代有悬梁刺股,今朝不能用,没有梁也怕细菌感染。

于是外公只能使劲用手抓头皮,拉耳朵。

原本就精力不足效率低下的他,却偏爱连续作战,除了睡觉,吃饭时都想着书本的内容。

但是尽管刻苦成这样,外公发现自己还是学不进,记不住,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,外公反反复复花了两个多月才记住。

新的工作岗位需要外公拥有新的知识,但外公学不进去这样的知识。

他觉得当初科学委员会把他留作“种子”,没想到竟是留了一粒干瘪的种子,不仅干瘪还吸收不了新的养分。

外公很茫然,他完全不知道那时的他如何才能变得丰腴饱满。

当时外公的工资是45元,留下15元作伙食费,其余的就算全部寄回家买口粮还不够。

农村按劳动力分粮,外公家缺少劳动力,粮食不够吃,所以外公要从30斤定量中,勒紧肚子节省五六斤寄回家。

每个月定量半斤油一斤猪肉,营养完全跟不上,所以外公当时中午睡觉休息,一起床头就晕隐隐作痛,根本没有精力学习。

当时贫瘠干旱的土地,穷困潦倒的生活,让多少如外公一样的人无可避免的走上了漫漫求学的艰辛道路。

或许今天的我们没有办法想象,1962年的蚊帐,外公挂到了1982年。

残破不堪的泛黄蚊帐,见证了外公足足二十年的黄金时光。

推荐阅读:

混在学校当老师 傲世神荒 暗黑恶魔术士 我让精灵降临多元宇宙 七零旺夫小媳妇 小屁孩 栖息之陆 快穿之男神你过来 林舟许念初 娘娘每天都想暴富 重生1982搞渔场 正经刺客,谁上综艺? 玄幻:我有一百个丹田 被弃后我成了帝少的心尖宠 离婚比比东,谁让她拒绝圆房! 没有人比我更懂剧情 人在大明当团宠,皇位,拒绝! 在生存游戏里当丧尸 我老婆是穿越者 神话制卡师:从书生拉棺卡开始 年代剧:悟性逆天,惊呆了马魁 许枫鱼幼薇长赢 全民御兽:我有神级进化系统 炙吻盛夏 苏乔沈修瑾 火影之重生一尾守鹤 斗破之古族天骄 楹然 幽冥古神 玄幻:我的徒弟是女帝 国运庇护所:为华夏打造科幻天庭 在各个灾变世界装神仙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